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发酵科技通讯》是由浙江工业大学主管主办的科技类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1674-2214,国内统一刊号:33-1131/TS,A4开本,每期64页。《发酵科技通讯》主要发表生物工程发酵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入围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发酵科技通讯》与中国大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关系。《发酵科技通讯》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      更多>>

当期目录

2025年, 5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 全选
    |
  • 刘书来, 谢 方, 陈玉峰, 徐小宝
    2025, 54(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脂质作为水产品的重要营养来源,对水产品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通过解析 水产品的脂质构成以探究其功能作用和代谢机制。高分辨质谱联合脂质组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手 段,突破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传统脂质分析手段在准确度和检测限方面的局限,实 现了脂质分子的精确鉴定和脂质结构与功能的精细分析。笔者对八大类脂质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 性,以及脂质组学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综述了高分辨质谱脂质组学技术在水产品营 养与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脂质组学在水产品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廖 庆, 陈 琳, 刘志强, 杨 辉, 夏 斌, 董华平
    2025, 54(1):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颗粒污泥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具有沉降性好、稳定性强和脱氮效率高等优点,备受研究者关 注。传统自凝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周期长、稳定性差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硝态氮废水处 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金属阳离子的加入会影响颗粒污泥的形成、加速污泥造粒及提高系统长期 运行的稳定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以及增强颗粒污泥结构的相 关措施,旨在为硝态氮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指导
  • 程仕伟, 仉 倩, 王玉芳, 张佳雯, 孙嘉蔚, 陈卫卫, 鲁仪增
    2025, 54(1):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具有独特的优 势。以海洋源胶红酵母H118为研究对象,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类胡萝卜素产生 的9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极显著的因素为培养温度,对其进行梯度优化后确定为25℃。在 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经5L发酵罐批培养,发酵至36h和48h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 分别达1591.11,1627.92μg/L,该结果可为后续类胡萝卜素产业化生产及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吕龙飞, 黄 宁, 韩 飞, 王军良, 周红艺
    2025, 54(1):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作为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不合理施用会对水体、土 壤及人类造成严重危害。采用纳米钯/铁(nPd/Fe)负载在碱改性后的生物炭(BCalk )上,制备了 BCalk-nPd/Fe复合材料,用于水中2,4-D的去除。考察了m(炭)∶m(铁)、钯负载率、初始pH和 2,4-D浓度等因素对2,4-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改性生物炭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并保 护nPd/Fe颗粒不受强烈氧化,提高了BCalk-nPd/Fe对2,4-D的还原效率和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去 除水中的2,4-D,其可以作为处理2,4-D及其他含氯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 潘佳昕, 马 泽, 陈禹同, 吕 飞, 张建友
    2025, 54(1):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延长牛肉货架期,保障贮藏品质,研究了臭氧减菌处理(臭氧水-OW、臭氧气-OG;对照:纯 水-W和空气-G)对新鲜牛肉贮藏过程中的色泽、高铁肌红蛋白还原活性(MRA)、丙二醛(MDA)、 活性氧生成(ROS)、细胞呼吸速率(OCR)和线粒体活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W和 W组变 化趋势相近,其中OW组牛肉色泽稳定性最好,贮藏末期其高铁肌红蛋白(MMb)显著低于其他三 组,而OG组牛肉色泽劣变严重,MMb和MDA质量分数最高;第6天时OG组的ROS显著高于 OW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色泽相关指标是多途径调控的结果;MDA与ROS显著正相关,与 OCR和MRA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901,-0.970;线粒体微观结构表明OG组 线粒体发生明显萎缩损伤。因此,OW组处理对牛肉的贮藏品质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
  • 胡溢鑫, 沈佶儿, 孙培龙, 何荣军
    2025, 54(1):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植物乳杆菌N1和黑木耳为原料,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估发酵液的体外降血 糖及免疫调节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发酵时间A、接种量B和温度C进行了系统 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发酵条件A=69.96h,B=5.58%,C=37.36℃, 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为490.21μg/mL。发酵液可以使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能 力提高12.08%,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黑木耳的体外降血糖能力,同时可以提高RAW264.7小 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力至160.61%,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植物乳杆菌N1用于发酵黑木耳能 够显著提高其生物活性,为黑木耳在生物医药和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余兆齐, 徐梦秋, 俞恩茜, 周圣雪, 汪丽霞, 徐小忠, 尹珊珊, 林 杨
    2025, 54(1): 3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高出汁率、高品质的胡柚汁,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联合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以不同顺序结合对胡柚汁综合品质的影响,并对胡柚汁的出汁率、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4种超声联合酶解处理顺序制备的胡柚汁样品的出汁率、稳定 性、糖酸质量分数和生物活性成分质量分数都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样品。其中,先超声后酶解处理的 胡柚汁出汁率最高,果汁颜色鲜亮,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都比较理想,且抗氧化性和总可溶性固形 物质量分数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综上,超声联合酶解处理有助于提升胡柚汁的出汁率和整体品 质,为胡柚汁生产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 张雅娜, 沙 莎, 马丽媛, 李 佳, 刘俊廷, 佟禹凝
    2025, 54(1):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提取率,采用冷冻-微波解冻和乙醇冷浴辅助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冷冻-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和乙醇冷浴预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冷冻 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包括冷冻温度、冷冻时间、粉碎时间和微波解冻时间,得出玉米胚芽油提取率 为69.22%;优化乙醇冷浴预处理条件,包括冷浴时间、冷浴温度、乙醇质量分数和m(玉米胚芽)∶ V(乙醇),得出玉米胚芽油提取率为58.27%。
  • 董力青, 马虹娟, 时夫龙, 吕宝龙, 王志远
    2025, 54(1):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谷氨酸提取工艺一直是谷氨酸发酵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寻找最优的工艺来提高晶体质量、 降低成本和实现清洁生产是行业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现行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中,往往将变晶母液 中的谷氨酸浓缩水解后与发酵液按比例混合、等电结晶工艺回收。该工艺虽然能够有效地实现母 液中残留谷氨酸的回收提取,但也存在水解过程硫酸消耗大、不符合环保要求和影响产品收率等不 足。为此,笔者对谷氨酸变晶母液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变晶母液升温维持后采用碟片离心机除去 影响结晶效率的蛋白类杂质,再与发酵液浓缩液按比例混合后进入等电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新工 艺母液蛋白去除率达58%,等电谷氨酸质量分数提高了8.28%。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和 收率高等优点,可为谷氨酸高效、绿色提取提供参考。
  • 张 坤, 郭润丽, 张 恒, 吕转转
    2025, 54(1):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黑木耳产品的多样化,促进黑木耳产业多元化发展,以黑木耳为基础原料,制作黑木耳 脆片休闲即时性食品。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木耳脆片制作工艺条 件进行研究与优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黑木耳脆片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因 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制作的黑木耳脆片酸甜适中、口感酥脆和风味较佳。该工艺 对促进黑木耳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新的黑木耳深度加工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乔 艳, 徐媚琪, 陈令伟, 李文超, 陈 伟
    2025, 54(1):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脱氧腺苷是生物体内DNA的结构片段,通过对其结构中的碱基和脱氧核糖的修饰而形成 的化学中间体,是制备多种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艾滋病药物的重要原料。笔者以凝结芽孢杆菌全细 胞催化合成2'􀆼脱氧腺苷,并对细胞添加量、反应温度、n(脱氧胸苷)∶n(腺嘌呤)、底物质量浓度、磷 酸缓冲盐浓度和pH等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优化后底物转化率最高达85.9%, 2'􀆼脱氧腺苷质量浓度为44.59g/L,脱氧胸苷转化率提高了51.7%,产物的生成效果显著。温度、 pH、细胞添加量和磷酸缓冲盐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验证实验结果与响应面分析结果一 致,该研究可为2'􀆼脱氧腺苷的放大生产提供参考。
  • 《发酵科技通讯》编辑部
    2025, 54(1): 6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