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刘杰,包莹玲,陈小龙
    2014, 43(3):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井冈霉素A的产量,本实验尝试构建吸水链霉菌的多拷贝基因菌株。根据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subsp.jinggangensis)的糖基转移酶基因(valG)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PCR扩增编码糖基转移酶(ValG)的1269 bp基因后,利用TA克隆构建克隆质粒pMD-19-valG。测序正确后经双酶切构建穿梭质粒pIJ8630-valG。再次测序验证后,经质粒DNA转化吸水链霉菌感受态细胞将pIJ8630-valG导入吸水链霉菌中。PCR检测证实重组菌构建成功。HPLC检测发酵产物,发现井冈霉素A的产量达到了1.17 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2%,valG基因得到表达,为进一步利用valG构建新的高产菌株奠定了基础。 
  • 综述与应用开发
  • 综述与应用开发
    任春梅,周玲妹,柳志强
    2014, 43(3): 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原始菌株Candida antarctica ZJB09193出发,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基因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重组质粒线性化后导入表达宿主菌X-33,在甲醇诱导下,实现了CALB活性表达。从通气量、搅拌转速、初始pH、接种量和诱导剂量等方面对重组毕赤酵母的上罐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通气量10 L/min,搅拌速度为800 r/min,初始pH 5.5,接种量10%,诱导剂量3500 mL可以达到较好的产酶量。确定DO为发酵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确的溶氧校正下确保DO大于20%。 
  • 综述与应用开发
    许贤恩,王仁凤,王亚军
    2014, 43(3): 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转化液中大量菌体细胞、蛋白、细胞碎片的存在导致产物回收困难,本文考察了运用混凝技术、破乳技术去除转化液中的菌体及蛋白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揭示,添加铝盐、铁盐及其高聚物有助于去除转化液中的菌体及蛋白质;对于已发生乳化现象的转化液,则需要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再进行混凝处理。处理过的生物转化液,蛋白质、菌体去除率接近100%,方便后续产物回收。工作为工业生物催化过程下游产品回收提供借鉴。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叶晶晶,董思川,柳志强,郑裕国
    2014, 43(3): 16-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三代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是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的重磅降血脂药物,因其疗效显著而广受医生患者好评。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疏水性母核及手性侧链进行合成,而手性侧链的制备是合成关键。目前,生物催化技术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备受关注,而阿托伐他汀手性侧链中间体(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酶法合成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酶法合成在(S)-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中的研究进展。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刘殿宇
    2014, 43(3):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混合式蒸发器是不同种蒸发器的组合。因此,其设计操作与同一种蒸发器也有所不同。这种形式的蒸发器常应用于蒸发过程中粘度变化较大,易产生结垢、结焦甚至有结晶析出的物料上。近些年实际应用这类蒸发器也出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生产能力不足,控制困难,设备压料严重,甚至出现跑料。仅以HJMQZ03-10000型蒸发在污水处理上的蒸发为例进行阐述。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王琼,王远山
    2014, 43(3): 24-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3-epimerase,DTE)家族,是催化酮糖类单糖C-3位置的差向异构化反应的一类酶,也是稀有糖生产中的核心酶。随着稀有糖在食品、保健品、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DTE酶家族制备稀有糖备受关注。本文对DTE酶家族的DTEase和DPEase的来源、酶学特性、蛋白结构以及DTE酶家族在稀有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DTE酶家族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研究报告与专题论述
    刘志强,赵军子,李珺,王克明
    2014, 43(3): 3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理论,采用酿酒酵母与红曲双菌共固定化耦合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红曲霉菌与酿酒酵母菌体量配比为4:1时,固定化细胞双菌耦合发酵产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单菌固定化发酵产色素量的约1.6倍。
  • 综述与应用开发
  • 综述与应用开发
    孙科
    2014, 43(3): 34-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研究保健型红枣米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认为当红枣原汁添加量为15%,红枣原汁的添加方式为拌曲时添加,主发酵温度为27℃时最佳。发酵得到的红枣米酒既具有红枣特有的香气,又具有米酒绵软醇厚的口感,同时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
  • 综述与应用开发
    徐慧慧,章益明,梁新珍
    2014, 43(3):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检测γ-氨基丁酸的纸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纸层析法检测γ-氨基丁酸,在使用展开剂V(正丁醇):V(冰醋酸):V(水)=4:1:3的条件下,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但精密度较低。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醛作为衍生剂,用反相C18柱为分离柱,精密度较高,准确度较好,但是操作过程相对繁琐。氨基酸分析仪法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但要求样品氨基酸浓度在100nmol/mL范围内,使用费用高。
  • 综述与应用开发
    童秋法,鲍银堂,童永生
    2014, 43(3): 42-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兰溪小萝卜生产中各个工序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找到造成小箩卜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小萝卜产品质量的根源微生物。并且探讨巴氏灭菌对其保护小箩卜劣变所起到的作用,以便能够有效的延长货品的货架期。研究表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酵母菌的存在,生产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酵母菌的生长;巴氏灭菌在60-75℃时适当控制灭菌时间都能取得很好的杀菌效果,100℃时灭菌时间控制在1 min内。采用巴氏杀菌与紫外杀菌相结合的方式灭菌效果更好。
  • 综述与应用开发
    全东方,陈景波
    2014, 43(3): 48-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啤酒制造工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发酵生化过程,工艺管道连接错综复杂且输送管线较长精度要求高。在安装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控制好氩弧焊和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点。只有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才能使工程质量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 综述与应用开发
    王英燕,王文风,袁兵兵,徐玲
    2014, 43(3): 5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被毛孢的生活史以及名称由来进行了描述,同时对中国被毛孢的生产工艺和市场规模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制约中国被毛孢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其较低的发酵得率。
  • 综述与应用开发
    冀雪
    2014, 43(3): 54-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次发酵—苹果乳酸发酵(MLF)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酿酒需要选择合适的酿酒酵母和细菌,乳酸菌接种方案以及工艺条件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MLF发酵过程的优缺点、效益和技术缺陷。讨论了启动和运行MLF的方法及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主要是指酵母菌属中的酿酒酵母和酒类酒球菌属中的酿酒细菌。